興華地毯機2017年3月31日訊 早春時節,傳統工業重鎮紹興市柯橋區拿出了一份工業經濟“開門紅”成績單:今年1月至2月,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%,利潤預計同比增長10%。
這一成績,對柯橋來說來之不易:2016年,柯橋規上工業增加值僅增長0.5%、利潤則下降5.5%;2015年、2014年,規上工業增速也都在5%上下徘徊……
一組用能數據也反映出柯橋工業經濟的回暖:今年截至3月13日,全區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.72%,工業用熱同比增長22.26%,工業用氣同比增長128.72%。
“種種跡象表明,通過堅定不移地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,柯橋工業正逐漸走出持續幾年的低谷,傳統發展動能在逐漸修復,新動能也在加快蓄積。”柯橋區委書記徐國龍認為。
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“支持紹興開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。”名列我省“10+1”傳統產業之首的紡織業,在柯橋工業經濟中的比重占到64.9%。柯橋這幾年修復傳統動能的種種探索,可被視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紹興試點的開篇破題。
生死之間
僵尸企業置之死地,經濟活力方能后生
“我想不久后,區企業解困辦應該就可以解散了。”面對記者,原柯橋區委副書記、解困辦主任馬芳妹說到企業解困話題,語氣輕松。
企業解困辦是柯橋于2013年設立的臨時機構,較忙的時候曾有十幾名工作人員,每天忙得團團轉;而現在,解困辦只剩下兩名工作人員。
曾經,陷入擔保鏈、資金鏈危機的一大批企業,像一塊大石頭壓得柯橋工業經濟喘不過氣來。
柯橋企業的“冰河期”,始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,當時外需低迷、銀根緊縮,加之有些企業盲目投資,以華聯三鑫為代表的一批柯橋企業陷入困境。
“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,我們以政府公信力背書,說服銀行放貸或是其他企業接盤,為這些困難企業輸血,但不少當時保下來的企業后來還是倒掉了。”馬芳妹說,像當時保下來的華聯三鑫等企業,后來還是虧損,較后只能破產。
為什么這些企業較終還是救不活?“因為它們本身就是長期粗放發展的產物。市場需求不振,產能嚴重過剩,人力、環境等要素成本又不斷上漲,哪經得起市場的風吹草動。”馬芳妹說。
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及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,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,柯橋陷入困境的化纖等行業企業越來越多。全區陷入“兩鏈”危機的企業較多時有77家,涉及債務超過200億元,全區信貸不良率一度達到4.1%。
2013年,柯橋成立解困辦,專門解決區內大企業破產、重組等問題。馬芳妹就是那時“臨危受命”。
“我們汲取了2008年的教訓,決定該破產的企業就得破產,出清僵尸企業堅定不移。”馬芳妹說,“擔保鏈、資金鏈錯綜復雜,關鍵要找準‘止血點’,以盡可能少的流血來切除‘癌變組織’。”
2014年到2016年,柯橋處置僵尸企業187家,核銷不良貸款276億元,不良率下降到去年的2.96%。
出清僵尸企業的同時,柯橋近年來開展印染行業“亮劍行動”、小微排污企業整治,通過治水治氣倒逼淘汰落后產能,關停印染企業69家,淘汰落后印染設備3047臺(套),淘汰落后印染產能45億米,印染企業用地減少6900畝……企業死了一批,但要素活了大片。
“低小散企業退出,不但盤活了要素,也騰出了市場,化纖這個前幾年嚴重惡性競爭的行業現在正逐漸回暖。”天圣化纖副總經理沈紹平對記者說,“我們年產50萬噸的新生產線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。”
破立之道
破產可以不停產,拍賣同時是招商
在處置破產企業時,柯橋這幾年摸索出了一套獨創的方法:破立并舉。破產可以不停產,拍賣同時是招商。
柯橋在排解“兩鏈”風險時發現,不少深陷其中的企業產品有市場、生產也正常,只是因為擔保鏈的牽連或其他投資失誤陷入危機。特別是柯橋的這些企業大多是化纖企業,生產設備一旦停止運轉一段時間,幾乎就等于報廢。
和僵尸企業不同,對這些企業,柯橋摸索出一套“托管”的辦法,一邊企業照走破產程序,另一邊政府出面尋找有實力的同行來托管企業,利潤由托管方和被托管方分成。“這樣可以實現銷售不減、稅收不少、職工不散、社會不亂。”馬芳妹說。
柯橋南方集團就是這么一家企業,資金鏈出問題后,區里找到物產化工集團來托管,企業1300多名員工沒散,生產設備沒停,2016年還實現利稅4500萬元。
不過,要實現這樣的目標,對政府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托管的大企業去哪里找、人心如何穩定、利潤怎么分……這一系列問題涉及各方利益和社會穩定,必須是政府、也只有政府才能當好破產企業、托管企業和債權銀行之間的中間人。
新舊之變
補上關鍵短板,老產業生發新動能
今年春節剛過,一直在紹興印染行業做打漿稱料工作的張力來到柯橋,發現自己竟然干不了老本行了。“招聘會逛了一圈,這么多印染企業竟然只有一家招打漿稱料工,還要求會操作電腦。”張力說。
“借著到濱海工業區(馬鞍鎮)集聚發展的契機,柯橋印染企業普遍‘機器換人’,去年全行業技改投入36.5億元,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,所以對員工的要求也提高了。”濱海工業區有關人士表示。
通過印染產業集聚升級,柯橋印染業不但實現清潔生產,更實現了產業發展質量的提升。今年以來,柯橋印染企業平均加工價格提高20%,較高提高50%,在產值基本持平的情況下,印染業稅收增長13%。
“新舊動能之間沒有絕對界限,傳統不等于落后,只要引入新要素補上關鍵短板,舊產業同樣可以生發出新動能。”柯橋區經信局局長倪仁龍表示,柯橋目前正在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,其中高端紡織、先進制造、建筑產業現代化,都是傳統紡織業、制造業、建筑產業的升級版。
專攻“智慧紡織”的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去年把總部從上海遷到了柯橋。“柯橋邀請我們落戶,是看到了當地企業智能制造的短板;同樣,我們也看中了柯橋紡織企業改造提升的需求。”公司CEO吳福根說,落戶柯橋后,環思科技營業收入從前年的幾百萬元增長到了去年的5000萬元。
迎豐印染董事長傅雙利告訴記者:“流程管理、能耗管理、成本控制等是柯橋印染企業的短板。我們正與環思科技等談合作,想打造柯橋印染業的首個‘智慧工廠’。”
像環思科技這樣被引進到柯橋、助力傳統產業實現“機器人+”“標準化+”“互聯網+”的企業越來越多。金柯橋科技城揭牌以來已累計簽約落戶高端人才45人,其中“國千”人才25人、“省千”人才20人。
3月初,柯橋又有總投資526.9億元的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、總投資183.3億元的10個招商項目組團簽約,高端功能性面料產業園、薄膜差異化特種生產線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項目是其中的重頭。